介绍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提起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堪萨斯城,很多人脑海里联想的或许不是繁忙热闹的城市风光,而是麦浪、粮仓和牛群。其实堪萨斯城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传统和浓厚艺术气息的大都市,在音乐、表演、烹饪、体育、教育等各方面都具有地方特色,而市内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馆,从收藏到展览堪与美国任何著名艺术馆媲美,一直以来都是堪萨斯城人的骄傲。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跨越人类历史和世界各个文明,但最享盛誉的是馆内收藏的东亚艺术品,尤其是中国艺术部分,珍品云集,件件瑰宝。它们是怎么落户在美国中部这个似乎鲜为人知的堪萨斯城的?这是一个借助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耐人寻味的故事。

1915年堪萨斯城的报业大王纳尔逊 (William Rockhill Nelson) 在遗嘱里规定,他的全部财产将用于购买艺术品供公众欣赏,而同时期堪萨斯城的地产大王阿特金斯的家人也捐出遗产修建一座大型艺术馆,这两个遗产的受托人决定将这两份遗产与其他人的较小遗产汇合起来,并在筹建期间通过遗产妥善管理和投资,使基金增长到了一个很大的数额。到1928年这份巨额基金正式启用时,很幸运地赶在1929年的股市大风暴之前,避免了随后的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艺术馆建筑于1930年7月破土动工,设计遵循古典风格,规模宏大, 三年后于1933年12月向公众开放。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内中国展厅的大厅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内中国展厅的大厅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由于纳尔逊的遗产是捐款而不是个人艺术收藏,策展人需要从零开始收藏艺术品。在当时的大萧条时期,全球艺术品市场充斥着待售作品,但买家却寥寥无几。因此,新成立的纳尔逊艺术馆的买家发现了一个向他们开放的广阔市场。收购增长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纳尔逊-阿特金斯就拥有了美国最大的艺术收藏品之一。

固然,收购艺术品的资本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识货的艺术鉴赏行家,而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馆的东亚艺术收藏就得益于这样一位行家,他的名字叫劳伦斯·希克曼(Laurence Sickman)。希克曼是美国著名学者、艺术史学家、汉学家和后来长时间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馆长。

早在还是一名高中生时,希克曼对日本和中国艺术已经产生了兴趣, 并于1930年从哈佛大学获得了这个领域的学位,在哈佛他还学习并精通了中文。 他在新成立的哈佛-燕京奖学金赞助下周游中国,开始购买中国字画、雕塑和家具,回到美国后在处于筹建期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做艺术收集研究,很快获得机会又一次前往中国。在中国他遇到了他的前哈佛导师兰登·华纳(Langdon Warner),华纳是纳尔逊艺术馆的受托人(Trustee)之一, 而且被委派替艺术馆收购东方艺术的馆藏,这样希克曼在华纳的辅导下很快开始了中国艺术品的收购,不久后希克曼又被纳尔逊艺术馆赋予了自行购买作品的权力。

中国展厅里的辽金时期南海观音彩绘木雕和元代壁画(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展厅里的辽金时期南海观音彩绘木雕和元代壁画(图片由作者提供)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馆以其广泛的亚洲艺术收藏而著称,尤其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收藏。 其中大部分是希克曼在中国时用约十年时间(1930-1940)收购的,有字画、陶瓷、家具、泥塑、木雕和壁画,包括美国最好的中国古董家具收藏之一,以及著名的义县辽代琉璃罗汉群等精品。 除中国艺术品外,收藏品还包括来自日本、印度、阿富汗、伊朗、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作品。

希克曼在二战时应征入伍,并曾在麦克阿瑟将军驻日本期间参加战后整理文物项目。他长期担任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馆长(1953-1977),后因病荣休,十年后于198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