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俄亥俄州发生火车脱轨事故,导致部分有毒化学品泄漏,除政府部门连续发布消息外,此事也迅速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第二天各大媒体都对事故做了报道。在美国,记者是“无冕之王”,联邦政府无权“指导”新闻报道,更不可能让媒体“封口”。

2月3日晚上8点55分,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orfolk Southern)的火车在经过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时发生火车脱轨事件,一根断轴造成近50节火车车厢脱离轨道,其中包括10节载有氯乙烯的车厢。虽然这次火车脱轨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媒体得到消息后纷纷派出记者前往现场,几个小时之后就发出相关报道,以下是几家知名媒体的报道摘要:
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次日凌晨12点20分即发布消息“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火车脱轨引发大火”(Train derailment causes massive fire in East Palestine, Ohio),此后不断跟踪报道,迄今已经播发了约90条相关新闻。
2,全国广播公司(NBC)于2月4日清晨1点55分发出突发新闻并在当天傍晚8点31分补充报道:“火车出轨、化学品燃烧后俄亥俄州小镇下令疏散”(Ohio town under evacuation order after train derails, chemical burns)。

3,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4日发出了“俄亥俄州东北部火车脱轨引发大火”(Train derailment in northeastern Ohio sparks massive fire)的报道,此后不断更新。
4,美联社在2月4日早上7点零二分发出该社摄影记者梅丽莎·史密斯(Melissa Smith)的图片报道:“2023年2月3日,星期五,梅丽莎·史密斯在位于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的农场看到火车起火。火车脱轨和由此引发的大火促使周五晚上在宾夕法尼亚州边界附近的俄亥俄州村庄发布了疏散令。”
以上仅仅举出几家媒体的报道,从此可以看出首先媒体的反应很快,在火车事故发生后几个小时就发出了现场报道,有图片有视频有文字。其次报道不断更新,随着新闻的发酵,各家媒体的报道少则几篇,多则几十篇。此次火车脱轨事故没有导致人员伤亡,而且规模不大,虽然有化学危险品包括氯乙烯的泄漏,但很快采取了专业控制措施,因此算不上全国性重大新闻,但仍然受到广泛跟踪报道。
联邦政府以及当地政府也都及时发布了消息,并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美国环保署与俄亥俄州自然资源部(Ohio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和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密切合作,监测化学品泄漏情况并管理清理工作。

美国环保署在事故发生后每天在其官网发布相关讯息,比如事故发生第二天发布的讯息包括环保署现场协调员和承包商正在监测空气、在火灾周围和邻近社区的 12 个地点部署了实时空气监测仪器、除了固定的空气监测站外手持式监测器也被用来监测有明显气味的区域、在东巴勒斯坦市中心采集了空气样本用于实验室分析、采取措施在溪流中采集水样并送往实验室分析等。2月5日发布的讯息包括:社区空气监测读数未检测到除颗粒物以外的任何污染物、移动空气监测小组在这些区域进行了额外的空气监测以验证固定检测仪的读数、初步空气样本分析结果预计将于2月8日公布等。
自1960年代以来,美国在环境保护标准的立法、监管和执行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旦事故发生,联邦、州和地方各级部门会共同努力,尽量减轻危害,并最大限度地避免生命受到损害,而独立的新闻媒体则为法规的执行和向政府部门问责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