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选举日期从未推迟,但是结果确认曾经延后

大选年不仅要选举总统副总统,而且要改选全体联邦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这是10月26日密歇根州的联邦参议员候选人、共和党的约翰·詹姆斯(John James)的两个未成年儿子,在投票站观摩他们的父亲提前投票。(美联社图片)
大选年不仅要选举总统副总统,而且要改选全体联邦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这是10月26日密歇根州的联邦参议员候选人、共和党的约翰·詹姆斯(John James)的两个未成年儿子,在投票站观摩他们的父亲提前投票。(美联社图片)

今年的大选投票截止没剩几天了,候选人双方都在做最后的努力,希望尚未投票的选民无论是邮寄选票还是到投票站投票,都在选票自己的名字上打勾。

今年11月3日星期二是大选日,美国在1845年立法规定,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那个星期二举行大选,今年赶上最早的一天。上次2016年大选,则是这一规定的最晚日期即11月8日。在那之前,关于总统选举日期的法律,只规定了各州选举人团开会投票的日子,即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那个星期一。至于各州选举人团人选,在那之前的34天之内选出来即可。

之所以后来要规定全国统一的大选日,原因是以前各州自行决定总统选举日期已经有问题了:1830-1840年代使用摩尔斯电码进行电报通讯流行开来,各地之间的信息流通快了很多,国会在1843年还资助并于次年开通了首都与外地的电报线路。较早举行大选的州,其结果传开来,就会影响到稍后举行选举地方的选情。这样才有了1845年对大选日期的统一规定。从那之后,美国的大选日期从来没有因故改变过。

再往后,由于选举方法和通讯手段的进步,包括投票计票的自动化,提前投票和邮寄投票,以及纸质选票的电子扫描和签名辨识技术,选举结果统计上报的速度大大加快,所以用不着等到选举人团12月开会的时候,各州选举结果就已经知道了。加上绝大多数州州法规定,该州的选举人团成员到时候应该将票投给赢得普选票多数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即所谓的“赢者通吃”,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大选日当晚或是第二天清晨,胜负就已经明朗,败选的一方常常在第一时间向对手致电祝贺,获胜者也会向对手表示感谢甚至恭维一番。

不过在个别的大选年,因为选情胶着,有的州在大选结束后一时分不出谁输谁赢,两对候选人得票不相上下,需要等到所有符合收件截止日期规定的邮寄选票都开票之后,才能决定胜负。最后如果相差不多,符合该州对重新计票百分比的规定,还可能要重新点票。在极个别情况下,即便经过重新计票,但是因为差距太小,还可能引起是否需要更严格的验票等纠纷,以至于要诉诸法庭裁决,才能解决哪位候选人当选的问题,因此选举结果不会在选举日之后马上出来。

宪法规定各州的选举人团人员数量,等于该州联邦参众两院议员数量之和,参议员每州两名,大家都一样,但是众议员人数是由前一次人口普查决定的,那些人口大州分到的众议员名额也多,相应的选举人团名额也多,它们的选举结果对整个选举影响很大。如果这样的州历来选情摇摆不定,对候选人来说它们是兵家必争之地,就被人们称之为“摇摆州”或“战场州”。

上次大选就有可能出现前述的需要重新点票的情况。但是得到全国选民选票总数较多的一方,在好几个人口多的州输掉了选举。虽然有人认捐资助重新点票,但是仅仅在个别摇摆州验票也难以撼动大局,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还是在大选次日就宣布自己败选。

近代选举结果难分胜负还有好几次。1960年肯尼迪与尼克松的对决就是其中之一。两人在全国得到的普选票相差甚微,肯尼迪49.72%,尼克松49.55%,但是肯尼迪赢得了选举人团人数较多的几个大州,包括得州和伊利诺伊州。尼克松的选举团队希望在伊利诺伊、新泽西和密苏里等州推动重新点票,但是他本人在选举结束后的凌晨表示自己可能已经输了,而且在三天后正式宣布败选。

需要重新点票甚至诉诸法律,因此延后得出最终结果最有名的一次是2000年,民主党的戈尔输给了共和党的小布什,但是在佛罗里达州,两人的普选票相差甚微,该州是赢者通吃,若结果翻转戈尔将赢得大选。经过几个县份验票,民主党得票仍然比共和党少500多张。戈尔团队因此上诉至最高法院,要求在全州重新点票,但是被高院驳回,小布什最终获胜。

今年的选举面临两党政见和民意分歧甚为严重,还有新冠疫情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但是美国人经历过比这更为严峻的考验,政局动荡之大包括几乎造成国家分裂的南北战争,还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历次经济危机,甚至对立阵营之间的分歧引起恶意的人身攻击,而每次总统大选不但都按期举行,从未提前或推迟,而且美国依然是美国,历史对它的考验只会使之更为聪慧和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