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它综合了数个旨在提升美国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立法措施,包括《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美国半导体生产激励法案》(Creating Helpful Incentives to Produce Semiconductors for America Act)等法案。
这项两党普遍支持的法案当中,包括了一笔15亿美元的拨款,支持并扩大2014年设立的一项联邦政府项目,即“美国制造”(Manufacturing USA),不但为现有的16个公私合作的研发机构提供拨款,而且要新建另外15个机构,为美国制造业的复苏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2011 年 6 月,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建议成立“先进制造伙伴关系”(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该建议由陶氏化学公司总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Andrew Liveris 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 Susan Hockfield牵头,负责确定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之间可能的合作机会,以促进新兴技术、政策和伙伴关系的开发和投资,旨在改变和重振美国的先进制造业。 2012年AMP首次公布了它向总统提交的建议,列举了在先进制造业中,美国需要加强竞争优势的领域。
经过在全国范围内产业界的参与,2013 年 1 月制订并发布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初步设计”。同年 9 月,AMP的最终报告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产业界、学术界和劳工领域参与,在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之下建立一个工作组,旨在提高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确保美国在新兴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扩大先进制造业的就业机会。
在此过程中,国会授权商务部通过竞争方式,提出15个美国最需要提升技术优势的产业领域。最早获批的是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 (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 NAMII),即3D打印,于2012年8月在俄亥俄州扬斯敦成立,由国防制造和机械中心领导,合作成员包括 40 家公司、9 所研究型大学、5 所社区学院和 11 家非营利组织。联邦政府投入3,000万美元,合作各方提供了4,000万美元的额外经费。
次年5月,由国防部和能源部用2亿美元创建了另外3个研究所。截止到2020年,一共设立了16个研究所,主管部门分别为国防部(9个)、能源部(6个)和商务部(1个)。这些官民合办的研究机构分布在美国的东西两岸和大湖区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从2016年开始,整个项目统一采用了“美国制造”这一名称。
除了3D打印之外,所涉及的领域按研究所成立的时间先后,还有轻质材料、数字化制造、光子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材料和设备、复合材料、宽带隙半导体、再制造、先进功能织物、再生医学和生物器官、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制药、工艺工程和模块化、生物制造和网络安全等。
国会当前正在推动的新措施,除了将“美国制造”的研发机构数量增加一倍之外,还将促进少数族裔企业的参与,推动中小型制造业厂商加入进来,而且得到了美国制造商协会、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国际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支持,许多大型制造业企业,例如福特和通用电气公司也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