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协力救助泰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及教练的紧急救援行动中,美军派出了40多名军人参与获得好评。参与人道救助是美军的传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美军往往是救灾的重要力量,比如2013年菲律宾台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2010年海地大地震、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等,美军都在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此次泰国人道救援行动中,美国印度-太平洋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于6月28日从位于冲绳的第353特种作战部队以及第31救援中队抽调了36名军人前往泰国,他们与其他7名美军军人一起,在泰国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加入到国际救助行动中,向山洞运送物资、协助打通水下安全通道、协助运送被救人员以及为救助提供医疗和其他技术援助。
在美军历史上,类似的人道援助数不胜数。美军不仅仅是武装力量、作战部队,也是随时听候召唤的救灾力量,参与救灾是美军的光荣传统。对此,担任过欧洲盟军司令部司令、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院长(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James George Stavridis)表示,美军的功能在战时与平时可以随时切换,只要有需要,美军立刻就能投入到全球救灾行动中去。
以2010年海地大地震为例,地震不但将总统府震塌、政府各个部门基本瘫痪,而且在该国负责维持稳定的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也完全垮塌,团长和主要负责人均殉职。在如此紧急的情形下,美军派出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前往救灾,在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卡尔文森号航母就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起锚,沿途用直升飞机从陆地补充给养和救灾物资,疾驰2700公里,两天之内赶到海地首都太子港,舰上临时医院、饮水、燃油和发电设备在救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美军还参与联合国统一指挥下的维持治安、清理道路等救援工作,在海地救灾行动中发挥了主力作用。
又比如在2004年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美军派出30多艘军舰前往该地区,其中包括林肯号航空母舰以及可以容纳1000多名病患的仁慈号医疗舰(USNS Mercy),在救灾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多万民众得到救助。
对于美军在国内及全球救灾行动中的作用,斯塔夫里迪斯还指出,美军参与救灾最重要的作用是给民众带来安全感、稳定感和秩序感。此外,除了安全需要,受灾民众还需要水、食物、电力、医疗、物流以及重建,而美国国防部有能力做到这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