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

白宫首次开斋晚宴比众人所知日期更早

One of the United States’ Founding Fathers hosted a Muslim guest during Ramadan for a meal “precisely at sunset.”

以自由言论反击仇恨言论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The First Amendment of the U.S. Constitution)保障美国人享有言论自由。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或公民赞同仇恨言论或亵渎语言。换句话说,虽然法律没有禁止仇恨言论,但社会在努力防止出现这种言论,并在出现这种言论时,努力减少其伤害力。以下事例表明,同仇恨言论作斗争的最好方式,是有更多的言论。 示威与反示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xoVis_6yNA 人们都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包括仇恨。反对仇恨言论的人往往以自己的言论来同仇恨言论作斗争。2011年9月10日,特里·琼斯(Terry Jones)来到纽约的时报广场(Times Square),他身穿一件印有攻击穆斯林的口号的T恤衫,并发表反伊斯兰言论。周围一些人上前指出他这样做不对。接着,一个人开始唱起Beatles(披头士/甲壳虫)的歌曲“你只需要爱”(“All You Need Is Love.”)。这个人大声说:“各位,这是个自由国家。你们也唱起来!”,进而形成了一场即兴的针锋相对的示威。 公共人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EcFvm4DjwI 政府官员运用职权赋予的话语权,谴责仇恨言论,鼓励宽容。2010年,当特里·琼斯威胁要焚烧一本古兰经时,欧巴马总统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我只希望他明白,他要做的事完全与美国的价值观背道而驰,这个国家所基于的理念是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 宗教领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tKaJAeOssw 许多宗教派别的领袖都对仇恨言论给予谴责,并通过举行跨信仰活动减少它的影响。许多跨信仰联盟曾经是美国民权运动的推动力。历史学家泰勒·布兰奇(Taylor Branch)指出:“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毕生事业就是跨信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一个始于南方教会开始的运动得到了犹太拉比,佛教领袖和天主教牧师的加入参与,使种族平等的信息更加有力。今天,有29个全国性宗教组织参加的肩并肩(Shoulder-to-Shoulder)运动,与美国穆斯林站在一起,维护美国价值观。 执法官员 http://youtu.be/RTxs9JFnO6E 警察保护所有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仇恨言论很少引发暴力。警官都接受尊重所有人宗教信仰的培训,以便身体力行。例如,美国司法部让警官了解锡克教以及锡克教徒使用的包头巾和匕首,从而懂得锡克教的匕首是保护弱小无辜的职责的象征,因而不应被视为威胁性武器。 公民与社区领袖 http://youtu.be/myUxTgYGLHg 普通人都可以产生影响。学校老师和社区邻里负责人可以传授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宽容精神,并在目睹欺辱现象时挺身与而出。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城市和部落社区领袖举办教育活动,宣传如何防止冒犯性的言论。例如,在一项活动中,青少年制作了视频,鼓励同伴相互善待和宽容。

黑暗中的光亮:欧巴马表彰受迫害的新闻记者

President Obama met with journalists who were harassed and detained because they reported stories their governments would prefer remain ignored.

谈谈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

Learn some of the guidelines good journalists follow as they work to make complex issues intelligible to the average citizen.

克里米亚在俄罗斯占领下新闻受打压

Recent raids and detentions against independent Crimean journalists indicate that press freedom in Crimea continues to deteriorate under Russian occupation.
纳瓦霍部落的电影制作人卡米尔·玛尼毕兹·左

女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新闻报道第一线

1995年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制定的《北京行动纲要》(Beijing Platform for Action)确定了增强妇女权益的议程,并列出了12个令人关切的关键领域。在北京妇女大会召开20年后,ShareAmerica将评估在每个领域所取得的全球性进展。本文着重于妇女对新闻媒体的重大贡献。 自1970年代以来,全世界妇女在新闻报道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她们不仅是新闻记者,而且还走上了媒体主管的岗位。有些女新闻工作者甚至为捍卫新闻自由付出了生命。【请见记者无国界组织发布年度新闻自由指数】 增强妇女的作用 新的机会及培训为媒体业界女性开启了大门。印度的《曼努西》(Manushi)和美国的穆斯林《阿齐扎》(Azizah)等刊物不仅刊登妇女的文章,而且还是由妇女创办并管理的。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等组织创办了人口资料局《妇女专刊》(PRB Women’s Edition),帮助妇女走上新闻工作岗位。非洲团体“性别联系”(Gender Links)一方面从事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对女新闻工作者进行培训,以消除新闻、广告、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言论和图像。女公民记者也正在城市、乡村和战争地带发挥自己的作用【请见英文报道】。 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 International Women’s Media Foundation)于1990年由美国女新闻工作者创办,旨在增强全世界女新闻工作者的作用,提供培训和奖金,并表彰了来自53个国家的女记者的报道工作,授予她们年度记者勇气奖(Courage in Journalism Award)。获奖者包括塞尔维亚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布兰奇卡·斯坦科维奇(Brankica Stanković),她曾多次遭到谋杀恐吓,自2009年以来一直受到警察的保护;以及哥伦比亚女记者克劳迪娅·朱利娅特·杜凯(Claudia Julieta Duque),她在2001年到2008年曾遭绑架、抢劫并三次被迫流放,但仍然坚持新闻工作。 2015年3月,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推选在耶路撒冷工作的自由摄影记者海蒂·莱文(Heidi Levine)为首届安贾·涅得金豪斯摄影记者勇气奖获得者,该奖项是为纪念普利策奖获得者、摄影记者安贾·涅得金豪斯(Anja Niedringhaus)而设立的,她在报道2014年阿富汗选举时被杀害。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在宣布授奖决定时说,莱文的“勇气以及她对报道加沙局势的承诺毫不动摇,她在危险的条件下记录了悲剧性事件,同时对她所遇到的人表现出深厚的关爱”。 女性同男性并肩努力,承担着同样的风险,报道新闻事件并保护我们的知情权。【请见保护新闻记者,捍卫人们的知情权】
一名男子站在墓地中 (Hear Our Voices)

恐怖主义受害者在纪录片《倾听我们的声音》中吐露心声

This powerful short film focuses on the stories of terror victim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ld in their own words.

反映多种信仰的短片透过儿童的视角看宗教极端主义问题

儿童提出的问题可能很难回答……尤其是有关宗教极端主义的问题。 这部参加“国际60秒短片展”(60 Seco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影片透过一名儿童的视角看极端主义问题,真实感人: https://vimeo.com/116943238 这部题为《多种信仰》(Interfaith)的短片由福尔冈·沙希德(Furqan Shahid)和阿萨德·努尔(Asad Noor)制作,讲述了一名深受极端主义暴力行径之害的小男孩的故事。这名小男孩在短片中用乌尔都语问道:“是上帝让他们烧毁我的家的吗?”短片中的另外一名男孩回答了他的问话。 国际60秒短片展”接受长度不超过一分钟的短片参加评选,内容包括十个类别:和平、多种信仰、水资源、环境、国家色彩、冲突、故事片、喜剧片、创新和包容。

流浪者为自己的生活翻开崭新的一页

https://youtu.be/vgBuaF_aqTI 詹姆斯•戴维斯(James Davis)永远不会忘记以前在寒风凛冽的夜晚睡在公园长椅上的情景。 今天,他是一名电器技师,也是以华盛顿的流浪者为主题的街头随感报(Street Sense) 130名经销人之一。他和其他人通过销售报纸,经过艰苦的努力维持自己的生活,也得到稳定的住所。这份报纸一半的文章都由流浪者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流浪经历的人撰写,这些人往往也是报纸的经销人。 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每一个大洲都有120多份类似的报纸,以24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出刊。在纽伦堡(Nuremburg)发行的一份刊物为经销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可以旁听大学课程。慕尼黑(Munich)的一份报刊可以为在街头去世的经销人支付殡葬费用。 街头随感报提供自由撰稿、电子销售和影片摄影学习班。 街头报刊与普通的报刊一样刊登新闻、政治评论、工商动态、体育消息和漫画。这些报刊发表的报道不仅仅对报刊的撰稿人和读者产生影响,而且成为驱动当地社区社会变革的动力。 街头草根报(Street Roots)原来是俄勒冈州(Oregon)波特兰(Portland)的一份双周刊,从1月份开始将改为周刊。这份报纸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发布流浪者死亡情况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促使有关方面关注流浪者的住所和政策,设法解决流浪者死亡的问题。 街头随感报刊登了戴维斯参与撰写的一篇报道,谈到一些从事清理租房事务的公司为雇佣流浪者提供的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水平。2006年,这篇报道被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转载。这份报刊还有其他几篇重要报道由该报供稿人首发。这篇报道引起了一些律师的注意,他们代表受雇的流浪者向公司提出诉讼,结果使他们获得了较高的工资。 街头随感报执行总编布赖恩•卡罗姆(Brian Carome)说,写作的天地很广阔,对街头随感报很有利。目前这份报纸发行量的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刚开始的时候每月印数在5,000 份左右,今天这份双周刊的印数已经超过13,000份。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600万人购买街头报刊,阅读流浪者这个经常被人们遗忘的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这类报刊说明,这些人即使缺乏住房条件,但他们仍然可以传播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