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权利

不可忽视精神疾病造成的危害

人们除了需要有健全的机体,还需要保持精神系统的健全。机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都能有所感觉,但一旦精神和心理方面发生问题,一般来说比较难以觉察。 精神病科护士,2014年曼德拉华盛顿研究员(Mandela Washington fellow)哈里尔特•雅艾拉•阿德佐夫(Harriet Yayra Adzofu)介绍了精神发生问题时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迹象 ,例如社会孤独状态、主诉无发解释的身体不适和滥用毒品等。 及时提供救助 全世界近20%的儿童患有精神疾病,成为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遗憾的是,年轻人口最多的一些国家缺乏维护精神健康的资源。例如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sub-Saharan Africa),70%以上的人口 在30岁以下,但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估计,每一百万人中仅有一名精神病医生。 危机、战争和灾害使问题雪上加霜。 解决精神健康问题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人们对这些问题缺乏了解的地区。但重要的是不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抱有偏见,同时利用非洲青年领袖计划(Young African Leaders Initiative)提供的资料 帮助其他人对精神健康有更好的认识。
霍金教授在一次零重力飞行中体验失重状态 (© AP Images)

残障不一定是成功的障碍,斯蒂芬·霍金就是一个典范

https://youtu.be/Salz7uGp72c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21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又被称为卢·贾里格氏症(Lou Gehrig’s disease),当时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但他不仅打破了医学专家的断言,而且成为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并改变了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最近公映的一部电影《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讲述了他的故事。 霍金将在1月8日欢度73岁生日,他并不是唯一一位克服残障完成学业并从事科研的人士。残障人士是具有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潜力的有待发掘的最大的人才库之一。但他们从事科研的人数依然不足,因为他们的身体残障使他们难以参与学术项目,尤其是需要动手能力的实验室及实地试验。 为了提高对残障问题及残障人士的认识并增进他们在科学领域获得教育及就业的平等机会,白宫(White House)表彰了14名杰出的“变革先锋”[详情请见白宫英文网页Champions of Change],其中包括以下几位: 拉斐尔·圣米格尔(Rafael San Miguel)和其他许多孩子一样想当一名宇航员,但他耳聋听不见,当不了宇航员。因此,他选择了仅次于当宇航员的第二个梦想,加入NASA的航天飞机项目当了一名科学家。现在,他在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担任调味化学家。圣米格尔开发了一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实验,能够激发青少年对钻研科学和数学的热情。 纳斯林·泰伊(Nasrin Taei)是一名生化专业的学生,正在研究减少年轻人心脏病突发的方法。根据1990年颁行的《美国残疾人法》[详情请见英文网站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她在求学期间得到了种种照顾,令她心存感激。她担任志愿辅导员,教授科学知识并辅导有残障的中学生。 拉尔夫·布劳恩(Ralph Braun) 很小的时候就被诊断患有脊髓疾病。他小时候一直使用普通轮椅,长大后便着手发明机动轮椅。几年后,他再次从事发明创造,开发出了一种便于坐轮椅的人上下车的轮椅升降机。如今,他的公司在全世界走在开发生产便于残疾人使用的车辆及轮椅升降机的前列。 这些杰出人士证明,只要能享有平等的机会,残障人士便能在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开发新产品及创新,创办成功的公司企业,并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做出同等的贡献。

自动驾驶车给盲人带来自由

对技术迷而言,谷歌(Google)的新型自动驾驶雏形车(new self-driving prototype)是一个工程奇迹。但是,对有视觉障碍或其他残障的人来说,自动驾驶车问世的意义要更大得多。 有视觉障碍的史蒂夫·马翰(Steve Mahan)试驾了一辆丰田普锐斯(Toyota Prius)的 自动驾驶小轿车。他说:“它可以给我生活带来的改变是,让我获得独立,能够灵活安排去我想去的地方,在需要时出门”。 这种小轿车依靠先进的感应和全球定位系统行驶,通过电子技术将时速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谷歌在2010年开始向普锐斯和雷克萨斯(Lexus)车提供无人驾驶技术,并参与了通用汽车( General Motors)、福特(Ford)、奥迪(Audi)、日产(Nissan)和丰田对同类汽车的研发。 https://youtu.be/cdgQpa1pUUE 美国全国许多地方正在准备迎接驾驶自动化的未来。四个州——内华达、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和密歇根——以及首都华盛顿,都已经为准许使用自动驾驶车作了法律上的准备。随着人口老龄化,一些官员认为,自动车可能将不仅有利于有视觉障碍和腿脚或上肢不便的人,而且也有助于老年人。 自动驾驶车技术的发展始于对青少年教育的投资。白宫每年举办科学博览会,并通过一个叫做创新教育(Educate to Innovate)的项目支持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教育。一些发明人致力于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掌握其他人所享有的工具,年仅13岁就创造出廉价盲文打印机的舒布汉姆·班纳吉(Shubham Banerjee)便是其中之一。

为聋人和盲人打开网络新天地

闭上你的眼睛, 塞住你的耳朵, 然后尝试上网浏览。十万美国人和全世界数百万残疾人每天都面临这一挑战。美国政府已推出新的举措帮助低收入盲人和聋人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 2010年美国通过立法,要求因特网通讯技术便于残疾人士使用。 欧巴马总统对新法律表示赞赏。他指出:“美国的残疾人士......不仅有权利全面参与我们的社会,同时也能享有充分的机会。” 在这项措施启动后的前18个月,iCanConnect已给2,000名用户提供了视频放大镜,屏幕阅读器和盲文点书,帮助他们使用移动设备和访问因特网。一名用户塔尼莎•福德约(Tanisha Verdejo),告诉福克斯新闻(Fox News):“它为我打开了整个世界。” ICanConnect依靠现有的设备工作。计算机科学家和企业家正在设计更多的工具为残疾人打开网络世界。 在德国,专家们正在开发网上动画人物,通过形象化的符号帮助聋哑人用手语进行在线交流。 在澳大利亚和英国设有办事处的一家小型公司 已经开发出一种因特网的软件,能让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在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阅读老师的讲课。
在缅甸仰光市(Yangon)市郊举行的一场残疾人篮球比赛中,球员们正在抢球。((© AP Images)

联合国和社交媒体赋予全世界最大的弱势群体新的能力

全世界身有残疾的人超过10亿。联合国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是一个让我们反思这么多人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的良好契机。而新的通讯技术给予积极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士新的能力, 让他们在平时也能够提高大众对这个群体的关注程度。 安德鲁•菲利普斯(Andrew Philips)是美国全国聋人协会( U.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Deaf)的政策顾问。他说:“社交媒体的普及有助于人们突破既定束缚而发挥领导作用。如今,他们可以很自如地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发布信息或者发表博文。” 社交媒体还让残疾人具备了新的能力,这一点尤其突出。人们敲几下键盘就可以同数百万人沟通交流,行动不便或无法开口说话不再是交流思想和信息的障碍,甚至跟相隔几个大洲的同行交流也不成问题。 奇泰•戴维森(Ki’tay Davidson)是一个获得白宫授予的变革先锋称号(Champion of Change 英文链接)的残疾人社会活动家。他说:“残疾可以造成别人与你的疏离。然而,能够看到其他国家和人民正在从事的工作可以培养自豪感。这种能力显示出一切均有可能。” 技术还赋予更多人担当领导者的能力。戴维森补充说:“领导者不必具备特殊的资质。他们就是能把事情办好的平常人。你要相信自己能够促成变革。当你从事应当做的工作时, 其他人就会追随在你身后。” 通过富布赖特计划(Fulbright Program) 和加拉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这样的项目和机构,美国给残疾青年提供了培养领导能力以及代表其他人倡导权益的机会。

听不见的声音:记述聋哑人的经历

这是埃林·哈勒尔森(Erin Moriarty Harrelson)。她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富布赖特-国家地理学会奖学金研究生( Fulbright*–National Geographic fellow)。她的课题是要记述柬埔寨聋哑学生的经历。在柬埔寨,每20个人中有1人失聪或重听,他们当中很多人没有学过手语,也不曾上学读书。 因此,很多柬埔寨人在见到哈勒尔森的时候感到惊讶——因为她也是聋哑人。 柬埔寨人最普遍的反应是:“我从来没见过聋哑人研究员!”哈勒尔森能够读口型,但是她写道,那些不是直接面对她的人往往不理解她为什么没有反应。他们好像“感到‘我刚才说话时她怎么不看着我,怎么没有应有的反应’”。 但是,哈勒尔森向人们展示,有生理障碍并不妨碍她可以大有作为。 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残障人——占全球人口大约15%。他们许多人无法有与正常人一样的机会: 在发展中国家,90%的残障儿童没有上学。 残障成年人的就业率只有35%,而非残障成年人的就业率是78%。 残障人更容易沦为暴力或性强暴的受害者。 哈勒尔森的研究专注调查在红色高棉大屠杀之前和期间柬埔寨聋哑人的境遇。她还将与柬埔寨人一道学习正在发展中的柬埔寨手语。 美国人视残障人的权利为人权,并在设计援助项目时将残障人的需要包括在内。 *文中链接信息均为英文

加拉德特大学在全世界独树一帜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加拉德特大学(Gallaudet University)的学生改变了对聋哑人的看法。 加拉德特大学是一所完全供聋人和弱听人士就读的高等学院,设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校学生来自巴基斯坦、博茨瓦纳、马来西亚、阿根廷、伊朗等52个国家。 在这所大学就读的克里什尼尔·申(Krishneer Sen)来自斐济的苏瓦(Suva)市。克里什尼尔对大学校园的多样性十分赞赏。他说,“我有一位老师是第一位获得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的聋人妇女。我们有一大批男女同性恋者,人数众多,有黑人、拉美裔人——多种多样,不胜枚举。我很喜欢这样。校园里有些人听力正常,也有的人属于弱听和聋人。” 他获得日本财团(Nippon Foundation)颁发的奖学金在校攻读学位。日本财团一般选择具有国际领导潜质的学生进入这所大学。他准备学成回国后发起一个为本国聋人服务的项目。 加拉德特大学的大部分研究生学科负责训练学生为聋人和弱听人士提供专业服务。杰欧·卡塞瑟(Geo Kartheiser)正在攻读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生学位。他对通过学习手语探索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获得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奖学金。 这所大学距美国国会大厦(U.S. Capitol)不到2英里,属于联邦特许的私立非营利学校。自1869年来,加拉德特大学的每一份毕业证书都由美国总统签署,在美国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