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由

我们为什么应当关心由谁来管理因特网的问题?

一场争夺因特网控制权的错综复杂的斗争正在展开。但一位知名专家指出,由政府控制因特网并不可取。 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教授劳拉·迪纳尔蒂斯(Laura DeNardis)说:“向一个政府间机构迈进将切实转变因特网的运作方式,而且这一直是一个速度很快的、创新的环境,继续保持这一点极其重要。” 迪纳尔蒂斯是一位撰文论述因特网管理和架构的著名专家,她的文章见于《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经济学人》(Economist)。 她倾向于目前的模式,由私营产业、公民社会和政府利益相关方管理因特网“生态系统”,而不由任何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公司或一个实体来管理。 迪纳尔蒂斯认为,这种“多个利益相关方”(multistakeholder)模式能够增进效率、创新和自由。 请点击专题英文网页了解一个自由的因特网的重要意义。因特网属于每一个人!

五位歌手演绎同一首国歌。谁唱得最好?

《星条旗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出名地难唱。但这些歌手的演唱都很精彩。您最喜欢哪一位? 碧昂丝(Beyoncé Knowles), 2013年 https://youtu.be/Z-DSFrGnQrk?t=52s 碧昂丝在欧巴马总统2013年的就职典礼上激情饱满地演唱国歌,超高音唱出最后一句,沿袭了在她之前演唱国歌的歌手之一惠特尼·休斯顿的风格。 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1991年 https://youtu.be/N_lCmBvYMRs?t=1m10s 在1991年超级碗(Super Bowl)上,惠特尼·休斯顿引吭高歌,将《星条旗之歌》里最高的一句“land of the free”唱得更高——当时美国正在打海湾战争(Gulf War),她表示要将这首歌献给美国军人。几周后这首歌曲作为单曲发行,风靡一时。而10年后这首歌曲在2001年9.11袭击事件后为纽约的消防队员和警察募捐时再次发行,愈发受人欢迎。 马文・盖伊(Marvin Gaye), 1983年 http://youtu.be/QRvVzaQ6i8A?t=16s 在1983年的全国篮球协会全明星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All-Star game)上,马文・盖伊在一架电子鼓的伴奏下舒缓幽沉、带有福音音乐风格的演唱让这首歌听起来极具现代感。当年洛杉矶湖人队(Los Angeles Lakers)的球星“魔术师”约翰逊(Earvin “Magic” Johnson)说,盖伊的演唱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自豪感……令人心潮澎湃,泪光盈盈”。 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1969年 https://youtu.be/sjzZh6-h9fM?t=17s 1969年,吉米•亨德里克斯在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音乐节上演唱了这首国歌,以示对越战的抗议,此事广为人知。他的演唱辅以“轰炸”的音响效果,是最有名的以激进态度演绎国歌的版本。 何塞·费利西亚诺(José Feliciano),1968年 https://youtu.be/aQkY2UFBUb4?t=22s 在1968年大联盟棒球世界系列赛(Major League...

一名大学生为报道一桩涉及一位伦理学教授的丑闻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文尼·韦拉(Vinny Vella)在《费城每日新闻报》(Philadelphia Daily News)值夜班,去犯罪发案现场记录案发经过。当一名少年在一个篮球场被枪杀时,韦拉在现场见证了他的亲朋好友为他哀悼的场面。 韦拉说:“我一直对自己说,如果我不从事这项工作,如果我的同事们也不从事这项工作,就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信息不实或信息缺乏都不如信息透明好。” 23岁的韦拉早早地就开始认真考虑从事新闻行业,他当时在拉塞尔大学(La Salle University)担任学生编辑。这所位于费城(Philadelphia)的天主教大学的一名院长曾阻止韦拉发表一篇有关一名教授为一个伦理学研讨班雇用脱衣舞女的专题报道。 “信息不实或信息缺乏都不如信息透明好。” 公立大学的校报通常能以报社人员认为适当的方式自由地报道新闻。但像拉塞尔大学这样的私立大学可能会施加更严格的管控。每当他们这样做时,学生新闻法中心(Student Press Law Center)或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in Education)等维权组织往往会发出强烈抗议,迫使大学领导层让步。 尽管韦拉和另外一名编辑是最早得知这桩涉及这位拉塞尔大学教授的丑闻的人,但他们失去了抢先报道的机会。其他新闻媒体得到了这个消息并刊发了有关报道。 在这个事件曝光之后,这名院长允许韦拉在该校的校报上发表一篇相关报道,但条件是只能刊发在第一版的末尾,而不是在最重要的新闻报道通常占据的报纸对折线以上的位置。 韦拉照办了。但这名院长根本想不到韦拉为了捍卫他所坚信的新闻自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韦拉回忆道:“我们当时要表明立场。”他将第一版的上半部分全部留白,只印了一句话“请见对折线以下”。这个举动成了轰动性新闻,也有力地助推了韦拉的职业生涯。 您想了解详情并进行参与吗?请您支持自由之家的表达自由行动( Freedom House's freedom of expression campaign )以及福特基金会在全世界增进表达自由的赠款项目( Ford Foundation's grants to promote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