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

历时7年之久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谈判,以下简称TPP,  终于在10月5日于美国亚特兰大,经过12个国家的部长会谈后达成基本协议。各国部长会后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达成协议。自此经济总和几乎占全球4成的全世界最大的区域性自贸区即将诞生。以下简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源起及宗旨。

2005年,文莱、智利、新加坡及新西兰四国发起及签署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EP),并于2006年生效。 2008年1月,美国同意加入太平洋4成员国(P4)举行的关于贸易自由化及金融服务业的会谈。在美国加入后,同年澳大利亚、秘鲁、越南亦相继加入,其后在2010-2013 年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及日本也加入谈判,  最终组成12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创始国。随后还有其他环太平洋国家与地区表示有兴趣加入,包括哥伦比亚、菲律宾、泰国、台湾、韩国及印度尼西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缔结,无疑是环太平洋地区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里程碑。那到底这项协议除了贸易与关税优惠条款外还提出了什么样的高标准宗旨呢? 据协议方表示,所有能达到有关协议条款的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以下为大家介绍其中部分主要条款。

保障人权,保护劳工权益

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协定, TPP国家都有义务必须保护劳工权益、提高保护劳工的条例标准、保护自由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权;禁止剥削童工和强迫劳动现象,消除就业歧视,设立与工作有关的合理最低工资及工作时间,设立职业安全和健康条件的相关法律;打击在TPP国家内外利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的贸易。

保护环境

TPP国家必须履行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所规定的保护濒危物种的义务,如保护犀牛和大象,并打击非法贩运野生动物的行径;防止过度捕捞,打击非法捕捞,促进可持续渔业管理,保护湿地和重要的自然区域,打击非法采伐;促进长期保护鲸鱼、海豚、鲨鱼、海龟和其他面临危险的海洋物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包括根据MARPOL国际协议防止海洋污染,实施针对违反环境保护的贸易制裁。

确保食品安全

TPP是一个确立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契机。 TPP提倡使用透明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规则,并允许美国帮助TPP国家改善其食品安全体系。

改善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争端解决机制

提供中立的国际仲裁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争端(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 ISDS),以确保所有成员国在别国投资时受到同样的保护——如不受歧视以及权益不被剥夺。这种机制允许采用公正的、以法治为基础的方式来化解矛盾,促进改善发展与法治。

确保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力量是确保任何人都能公平掌握连接开放和自由的资讯并从中获益。但在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下,互联网的自由出现前所未有的倒退,限制着公平选择信息产品和服务。 TPP提出强有力的规则,确保最佳的通信工具和平台的信息流动不会因为不当的贸易壁垒和法律而受到限制。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重点条款,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和欺骗,采取透明措施全面反腐败,以及帮助简化对小企业出口的规则等。

本博看过TPP的部分资料,  个人认为这些高标准条款对所有参与成员国而言都是互惠互利、各有好处的。试问谁不想要保障人权、保护劳工、禁止剥削童工、保护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以及反腐败呢?这些正是我们人类近代文明社会所一直追求的。本博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达到以上的高标准,这才是我们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愿明天会更好!

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12个国家(图片: State Dept/Jamie McCann)
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12个国家(图片: State Dept/Jamie McC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