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戴维斯(James Davis)永远不会忘记以前在寒风凛冽的夜晚睡在公园长椅上的情景。
今天,他是一名电器技师,也是以华盛顿的流浪者为主题的街头随感报(Street Sense) 130名经销人之一。他和其他人通过销售报纸,经过艰苦的努力维持自己的生活,也得到稳定的住所。这份报纸一半的文章都由流浪者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流浪经历的人撰写,这些人往往也是报纸的经销人。
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每一个大洲都有120多份类似的报纸,以24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出刊。在纽伦堡(Nuremburg)发行的一份刊物为经销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例如可以旁听大学课程。慕尼黑(Munich)的一份报刊可以为在街头去世的经销人支付殡葬费用。
街头随感报提供自由撰稿、电子销售和影片摄影学习班。

街头报刊与普通的报刊一样刊登新闻、政治评论、工商动态、体育消息和漫画。这些报刊发表的报道不仅仅对报刊的撰稿人和读者产生影响,而且成为驱动当地社区社会变革的动力。
街头草根报(Street Roots)原来是俄勒冈州(Oregon)波特兰(Portland)的一份双周刊,从1月份开始将改为周刊。这份报纸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发布流浪者死亡情况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促使有关方面关注流浪者的住所和政策,设法解决流浪者死亡的问题。
街头随感报刊登了戴维斯参与撰写的一篇报道,谈到一些从事清理租房事务的公司为雇佣流浪者提供的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水平。2006年,这篇报道被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转载。这份报刊还有其他几篇重要报道由该报供稿人首发。这篇报道引起了一些律师的注意,他们代表受雇的流浪者向公司提出诉讼,结果使他们获得了较高的工资。

街头随感报执行总编布赖恩•卡罗姆(Brian Carome)说,写作的天地很广阔,对街头随感报很有利。目前这份报纸发行量的增长势头良好,2003年刚开始的时候每月印数在5,000 份左右,今天这份双周刊的印数已经超过13,000份。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600万人购买街头报刊,阅读流浪者这个经常被人们遗忘的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这类报刊说明,这些人即使缺乏住房条件,但他们仍然可以传播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