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过哈佛教育的人类学家以赛亚·内恩戈(Isaiah Nengo)在肯尼亚发现了距今1300万年的幼猿颅骨时,消息轰动了全世界。

同时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肯尼亚裔-美国教授的执教之地——那不是一所重点研究型高等学府,而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的两年制公立大专德安萨学院(De Anza College).

用内恩戈的话说,他在德安萨教书是“因为我确确实实相信社区学院的使命,它的敞开招生方式——我们不问你上的那个[中]学校,你的成绩分数是多少——学生能够在这里重新塑造自己”。在德安萨学院,他为来自困难背景的学生争取到奖学金,随他一起前往肯尼亚的图尔卡纳盆地(Turkana Basin)从事暑期探索。

内恩戈的重要成就让人们注意到美国1100所社区院校的独特作用。美国几乎二分之一的本科生以及96000名外国学生是通过从社区大专院校起步,完成本科学业。社区院校的学费通常只有公立四年制大学的一半。

许多社区大专院校设有强化英语课,有助于外国学生为在美国顺利完成专业学习作好准备。

其他国家可能也有很好的职业专科院校和技校。但是,像美国这样让学生能够以两年制学院为起点,随后直接进入大学连续读本科,进而取得大学文凭的设置,并不多见。(在美国,许多学生是先在社区学院修满两年课程学分后,在第三年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修本科学位课程。)

鲜为人知

Students wearing graduation gowns and mortar boards (© AP Images)
在社区院校获得的副学士学位和学分可以被计入攻读正规大学本科所需学分。(© AP Images)

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教育系教授丁-乔·柯里(Ding-Jo Currie)说,”国际学生一般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

这位海岸线社区学院(Coastline Community College)前校长说,外国学生在得知有可能转入大学时,”他们说,‘真的?有这种可能?’”

虽说在社区院校学习并不意味给上大学打保票,也不意味学习会轻松,但是每年,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Seattle,Washington)附近奥伯恩(Auburn)的绿河学院(Green River College)都会有数百名学生由此转入大学本科。他们当中的佼佼者进入了一流大学,而当年如果从中学直接申请,恐怕很难被那些大学录取。

如今成为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生的日本留学生安艺里内(Aki Satouchi)说,“绿河学院鼓起了我的自信心。我刚来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但后来我找到了目标。”

印度尼西亚学生因蒂拉·普拉纳布迪(Indira Pranabudi)从绿河学院一跃进入常春藤学府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她说,绿河学院“是有利的跳板”。她19岁从布朗大学毕业,现在在波士顿(Boston)当软件工程师。

绿河学院负责国际项目的副校长温迪·斯图尔特(Wendy Stewart)说,对于刚来美国的学生来说“我们是软着陆的好地方”。

Man walking up staircase in very large foyer painted yellow, red and white (© Anne Cusack/Los Angeles Times via Getty Images)
外国学生有9%选择读社区学院,例如加州埃尔卡密诺学院(El Camino College)。(© Anne Cusack/Los Angeles Times via Getty Images)

柯里教授指出,社区学院的课堂规模比大学小,“教师参与程度非常高。他们的重点是教学”。

美国社区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副主席马莎·帕勒姆(Martha Parham)说,对外国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他们“可以通过到这里来,对文化和语言变得更加熟悉自如,然后转到四年制大学,节省大笔费用”。

有些人甚至最后得以参与了一次远离美国、具有新闻价值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