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培训帮助控制了尼帕疫情

印度国家病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Virology)科研人员在得知南部喀拉拉邦(Kerala)出现一批无名高烧和类似脑炎症状的病例后,在12小时之内作出判断,病因是尼帕病毒(Nipah)感染——这是印度医学工作者第一次无需将化验送往国外而作出确诊。

2017年8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通过全球健康安全计划(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伙伴关系,为印度科研人员提供了培训。这项努力帮助使印度专业人员具备了迅速诊断尼帕病毒的能力。尼帕病毒的感染死亡率通常为40-70%,目前没有治疗方法或疫苗。

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驻印度卫生专员普里塔·拉贾拉曼(Preetha Rajaraman)说,“通过在不到12个小时内作出及时诊断,邦政府和国家政府能够以比过去快的速度对疫情作出反应,进而很可能减少了疫情的严重程度,并且可能减少了生命和经济损失”。喀拉拉邦卫生官员采取的及时与国家研究机构合作识别和控制病毒的做法受到人们赞赏。在这次尼帕疫情中,喀拉拉邦共确诊19个病例,其中17人死亡。

Graphic showing Nipah virus transmisson paths (J. Maruszewski/State Dept.)
(J. Maruszewski/State Dept.)

全球联盟

尼帕疫情是每年威胁印度这个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的多种传染病之一。

为应对这些威胁,美国与印度建立了密切合作,尤其是通过“全球健康安全计划”,旨在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应对。截至2018年中旬,这项合作关系为25000多名印度公民提供了生物防护和安全、生物实验室程序以及普通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培训。

“全球健康安全计划”是2014年启动的一项多边合作关系,迄今已经发展到64个国家和国际机构,旨在携手加强应对流行病传播的能力,确立全球健康安全的重点。美国是该计划成员,并针对预防、发现和应对疫情的能力建设投入10亿美元。

在印度,计划合作关系的援助重点集中在公共卫生健康工作的四项功能:

  • 增加对公共健康危险的实时监测;
  • 改进化验室系统;
  • 为更多卫生工作人员提供流行病学专业能力培训;
  • 建立更多急救和战略卫生中心,配备快速反应小组。

美国通过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国际发展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向印度提供了大约4000万美元,扩展“全球健康安全计划”项目。

People wearing health masks surrounding ground well (© AFP/Getty Images)
有关官员在喀拉拉邦检查一口用于捕捉蝙蝠的井。 (© AFP/Getty Images)

研制疫苗

为帮助预防尼帕病毒的未来威胁,防范流行病创新联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向两家设在美国的制药公司——启程生物科学公司(Profectus BioSciences)和Emergent BioSolutions——拨款2500万美元,运用其专长和创新技术开发尼帕疫苗。

这两家公司在一项联合声明中表示,这一合作关系针对着预计未来将出现的流行疾病,并计划研制出可供在疫情爆发时研究的疫苗。声明说,这“使我们这种已拥有开发中的疫苗产品的公司能够加速临床试验和批准”。他们指出,传染病疫情正在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

据这两家公司报告,目前的动物试验已经显出效果。他们将为把疫苗扩大到人体使用而合作,预计临床试验将于2019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