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拉美国家共同保护印加遗产

秘鲁古城库斯科(Cusco)附近标明印加路网的一条古径的两排石头(© Erlantz Perez Rodriguez/Alamy)
秘鲁古城库斯科(Cusco)附近标明印加路网的一条古径的两排石头(© Erlantz Perez Rodriguez/Alamy)

印加路网(Qhapaq Ñan)——亦称安第斯道路系统(Andean Road System)——是印加帝国(Incan Empire)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支柱,作为该帝国的一个通讯、贸易和防卫网络。

这个道路系统是由前西班牙时期(pre-Hispanic)的安第斯社区历时几个世纪建造的,绵延3万多公里,跨越山脉、热带低地、河流和沙漠,穿过6个国家(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智利、阿根廷和哥伦比亚),被该地区的原住民视为他们的遗产传承。

秘鲁卡纳斯省(Canas)库斯科附近最后一座印加吊桥遗址处的一块印加路网工程的标牌(@ James Brunker/Alamy)
秘鲁卡纳斯省(Canas)库斯科附近最后一座印加吊桥遗址处的一块印加路网工程的标牌(@ James Brunker/Alamy)

坐落在华盛顿(Washington)的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美国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现正在举办展览,介绍这个网络系统的兴建及持久的利用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也已将印加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List)。

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印加路网的一些区域出现退化。因此,美国驻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大使馆通过美国文化保护大使基金(U.S. Ambassadors Fund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获得款项,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有它们。(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务院通过文化保护大使基金支持了133个国家的1000个同类项目。)

以下几个项目将支持印加路网沿线的遗址的修复:

秘鲁

瓦伊塔拉的一名博物馆馆员正在修复一块纺织品(© Samuel Humberto Espinoza Lozano Archaeological Museum)
瓦伊塔拉的一名博物馆馆员正在修复一块纺织品(© Samuel Humberto Espinoza Lozano Archaeological Museum)

印加路网使得贸易活动能在一个广大的地区内蓬勃发展,而保护工作者希望保存在印加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在这条商道上买卖的常见的实用品和艺术品。

2014年,保护及修复坐落在安第斯地区万卡维利卡(Huancavelica)的瓦伊塔拉(Huaytará)的塞缪尔·温贝托·埃斯皮诺萨·洛萨诺考古博物馆(Museo Arqueológico Samuel Humberto Espinoza Lozano)的展览的项目耗资82400美元,开始保护数百件文物——包括纺织品、金属制品和综合材料羽毛制品。

这个项目还使展览空间更便于公众进入。它为安放文物提供了资金,并提供了用于妥善存放系列展品的新设备。

当地的专业人员从事保护工作,有关的原住民人士撰写了展览的说明文字。博物馆有关纺织技术的讲习班鼓励当地人使用博物馆提供的图示来制作艺术品和手工制品。

2018年的一个项目帮助保护了瓦努科帕姆帕(Huánuco Pampa)考古遗址的一座印加神庙。该遗址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一个管理中心,在1460年至1539年间修建了4000座建筑。

瓦努科帕姆帕的印加神庙在保护工程开始之前(© Valeriano Chaccara Espinoza/Qhapaq Ñan-National Headquarters)
瓦努科帕姆帕的印加神庙在保护工程开始之前(© Valeriano Chaccara Espinoza/Qhapaq Ñan-National Headquarters)

这个耗资10万美元的项目为神庙墙壁去除了盐分、清理了涂鸦并使用神庙原有的石块重修了墙壁。来自秘鲁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的专业人员展开了这项工作,当地的工人受雇从事其中一些体力劳动。

玻利维亚

2020年9月,一笔116500美元的文化保护大使基金帮助拉巴斯(La Paz)德萨瓜德罗-比亚查(Desaguadero-Viacha)地区的6所社区博物馆——都与印加路网联通——对文物进行编写目录和保护工作,提高教学和技术能力,并发展旅游业。

在玻利维亚太阳岛(Isla del Sol)的一条印加小径上行走的一名艾马拉(Aymara)原住民妇女(© Stefan Ziemendorff/Shutterstock)
在玻利维亚太阳岛(Isla del Sol)的一条印加小径上行走的一名艾马拉(Aymara)原住民妇女(© Stefan Ziemendorff/Shutterstock)

这笔基金请来了建筑师、考古学家和博物馆设计专家来培训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保护文物。该项目以此来促进参观这些遗址的长期旅游活动,并向当地教育工作者提供资源,教育社区成员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价值。

厄瓜多尔

因加皮尔卡(Ingapirca)考古区是厄瓜多尔最大的印加遗址,多年来遭受了严重的环境破坏。2020年,文化保护大使基金向厄瓜多尔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提供了198000美元,帮助修复该遗址的一个发生故障的排水系统并保护其椭圆形部分,那里曾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被墓地和梯田所环绕。

因加皮尔卡是基希瓦(Kichwa)语,意思是“印加墙”,其椭圆形构造及其古老的印加石匠工艺令人赞叹。(© Marco Velecela/Ingapirca Archeological Complex)
因加皮尔卡是基希瓦(Kichwa)语,意思是“印加墙”,其椭圆形构造及其古老的印加石匠工艺令人赞叹。(© Marco Velecela/Ingapirca Archeological Complex)

2019年,因加皮尔卡考古区吸引了来自厄瓜多尔和海外的130000名参观者。该遗址的修复预期将促进旅游业并增进地方经济。

当美国大使、厄瓜多尔文化部长和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负责人共同宣布这个项目时,吸引了一位20岁的原住民“油管主”(YouTuber)的注意,她拍了一段有关因加皮尔卡项目的视频并与她的10万多名粉丝分享。

据美国驻基多(Quito)大使馆的发言人介绍,2021年申请得到文化保护大使基金的数量增加为4倍。她说:“厄瓜多尔人认识到美国是真心要帮助厄瓜多尔[保护]其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