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生新冠病毒大流行后,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已向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几十个国家提供了110万美元实验室和诊断资源。
美国军方的医卫实验室投入了690万美元,对导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新冠病毒进行生物监控,并在30个国家开展研究,以遏止疾病并继续保持战备状态。与此同时,国防部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发有助于在全球预防冠状病毒病的疫苗。
针对健康危机提供援助是美国军方的长期做法;为减缓新冠病毒传播和治疗防止冠状病毒病所做的努力是体现这一传统的最新行动。
1990年代,当纳尔逊·迈克尔(Nelson Michael)医生驱车行驶在艾滋病病毒泛滥的乌干达时,路边随处可见卖棺材的商摊,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
数年后,也就是在国防部协助落实美国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U.S. 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以后,迈克尔作为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传染病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t the 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主任,返回了乌干达。而这次,他在驾车从恩德培国际机场(Entebbe International Airport)前往坎帕拉(Kampala)途中看到,沿街商贩出售的是家具而不是棺材。
迈克尔说,“我们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这里是活着的人们,他们生气勃勃。而且毫无疑问,社会更安全了”。已经退役的迈克尔上校曾协助研发了埃博拉(Ebola)和寨卡(Zika)疫苗,如今正在参与研制预防艾滋病病毒和冠状病毒的疫苗。

美国军方具有帮助控制大规模流行疾病的长期历史,而这是有实际原因的。200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英文),在美国建国后的最初145年中,军中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多于战死疆场的人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医学进步带来了疫苗和抗生素,才转变了这种情况。
今天,疫情不仅威胁军人,而且也威胁着美国民众和盟国的安全。美国军方的科学、医学以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为救人和除病而进行着对全球各地传染病的研究。
以下是美国军方帮助抗击一些全球重大流行病的实例。
埃博拉
2014年,美国派出2800多名军人到利比里亚抗击疫情,为受感染的民众提供援助。
美国军人培训了1539名地方医护人员,建立了一支由30人组成的文职医疗专业人员援助队,建造了10个埃博拉治疗站,组装了七个流动实验室,检测了4500份采样,为地方医护人员提供了140万套个人防护装置。

此外,美国陆军研究所传染病研究中心、国防威胁降低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和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研发了疫苗和治疗方法,用于抗击埃博拉,挽救生命。美国国防部为与埃博拉相关的行动总共投入了4亿美元。
曾作为陆军特种兵军官和在五角大楼岗位上服务了三十年的现任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员史蒂芬·布奇(Steven P. Bucci)说,“让人们感到非常吃惊的是,一些首批到非洲提供帮助的是军人”。
他们对执行这类使命训练有素。
H1N1流感
在2009年H1N1流感病毒(又称猪流感)大流行的初始阶段,美国资助的军方医疗诊断设施对在中东、非洲和东亚地区发现病例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防部培训了一线救援人员并向他们赠送了医疗用品。
位于开罗(Cairo)的美国海军医学研究三号站(U.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Number 3)为来自(非洲、中东和中亚)32个国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提供了实验室技术和诊断方法培训。

对H1N1流感严重性的及早认识,全球政府机构的迅速反应,以及对H1N1与已知流感病毒具有基因相似性的认识,帮助专家们在2009年4月底以前研发出有效的测试包,并于2009年10月将疫苗投入使用。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2003年,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亦称非典肺炎)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国际科研努力,由此带来的成果减少了疫情爆发。位于马里兰州德垂克堡(Fort Detrick, Maryland)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人员测试了数百种现有药物,判断它们对抵抗非典肺炎的效力,并与其他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新药。这里的实验室发现,药物干扰素有可能阻止非典病毒,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干扰素作好准备。
与此同时,美国军方还作出努力,遏止病毒在驻韩国的美军部队中传播。驻韩美军(U.S. Forces Korea)指挥部军医组建起一个团队,为保护服役人员的安全和减少病毒传播制定出措施。驻韩美军领导层与韩国媒体交流信息,并提供热线服务,回答韩国人提出的病毒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报告,自2002年-2003年发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以后,迄今仅出现过少量病例。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1986年成立的美军艾滋病病毒研究项目(U.S. Military HIV Research Program,缩写MHRP),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研究中心结为合作伙伴,开展研究、测试,以及临床试验和教育宣传。
2004年1月,由美军艾滋病病毒研究项目大使德博拉·伯克斯(Deborah Birx,现任白宫抗冠状病毒协调员)领导的一组科学家,其中包括来自泰国皇家陆军(Royal Thai Army)和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16000人的疫苗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发现,将两种疫苗结合使用有可能将在泰国发现的一个类型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降低大约30%,从而显示了正在研究中的一种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可行性。美军艾滋病病毒研究项目的疫苗试验正在泰国和非洲部分地区继续进行。
除此之外,美国军方也站在全球防治艾滋病病毒的最前线。国防部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预防项目(Department of Defense HIV/AIDS Prevention Program)是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的关键实施机制,它帮助外国军事伙伴在53个国家制定和落实符合文化习俗的、专门针对军队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预防、护理和治疗措施。这意味着对军人和他们的家属进行艾滋病病毒测试,在流动站提供挽救生命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为开展安全性行为的教育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