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宗教题材一直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美国的三座知名博物馆正在举办三大宗教艺术展,以此展示这种关联。
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赛克勒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所举办的“遇见佛陀:亚洲的艺术与传承”展(Encountering the Buddha: Art and Practice Across Asia),位于俄亥俄州(Ohio)托莱多(Toledo)的托莱多艺术博物馆(Toledo Museum of Art)所举办的“灿烂辉煌:早期基督教艺术珍品”展(Glorious Splendor: Treasures of Early Christian Art),以及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新设的一个展出“基尔伊斯兰艺术藏品”(Keir Collection of Islamic Art)的艺术馆,都展示了宗教律令是如何塑造艺术创作的。
“遇见佛陀”再现了一座藏传佛教寺庙的内部景观,有塑像、卷轴画和摇曳的灯盏。参观者能了解到佛教世界的珍贵物件的意义和礼仪用途,并能观看一段介绍斯里兰卡的鲁梵维利萨亚佛塔(Ruwanwelisaya stupa)的影片,从中了解僧侣、尼姑和道士在十二月满月节庆期间的日常礼仪安排。

在达拉斯,“基尔藏品”(Keir Collection)中的100多件伊斯兰艺术品现已在固定的展厅长期展出。“基尔藏品”包括中东、亚洲和欧洲在长达13个世纪中的2000多件艺术品。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藏品是一只装饰精美的法蒂玛(Fatimid)王朝时期的岩石水晶壶,是2008年以430万美元在一次拍卖会上拍得的。其他展品还有珍稀的瓷器、丝绸和彩饰手稿。


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的“灿烂辉煌”展涵盖从公元200年到700年这段历史时期,是罗马帝国(Roman Empire)从一个异教社会转变成一个基督教社会的时期。古典时代晚期的罗马艺术家为富有的基督教名流设计了珠宝及其他奢侈品,他们的艺术手法是在异教时代形成的,但一直沿用至今,强调的是在动荡变化时期的艺术的延续性。

“灿烂辉煌”展的展品有着鲜明的基督教象征图案,例如绘有最早流传下来的“使徒圣餐”(Communion of the Apostles,公元547年到550年)图案的金十字架和一个银盘。展品中为早期基督教徒制作并由他们佩戴的镶着宝石的手镯和耳坠显示出教会及其教众日益增强的威力。
这种威力还体现在展览展出的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Emperor Septimus Severus)及皇后朱莉娅· 多姆娜(Empress Julia Domna)的玛瑙半身像上。这位国王是教皇圣维克托一世(Pope Victor I)的一位盟友。

这几个展览追溯了三大宗教的早期历史及持久传承,其中每个历程都像美国的宗教风貌一样丰富多样,而且这些宗教信仰(以及其他许多宗教信仰)正在美国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