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抗击寨卡病毒的疫苗取得进展

美国卫生官员已为检测抗击寨卡 (Zika) 病毒的疫苗采取下一个步骤。寨卡是一种由蚊子传染的疾病,可导致孕妇产下严重畸形的新生儿。

3月31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宣布,该院已开始招聘志愿者,对试验性DNA疫苗进行关键的下一步检测。

这是一种全新的疫苗。传统上,疫苗的制作往往使用已失效或效力减弱的病毒,用于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抗击感染。

与传统方法相反,新的寨卡疫苗依靠DNA,利用携带寨卡病毒基因的环状DNA片断制成,进入人体后可生成与寨卡病毒类似的粒子。这些粒子足以对免疫系统发出警报,但不会造成感染。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还同时对更多传统的寨卡病毒候选疫苗进行检测,但DNA疫苗更容易制作,成为第一个准备进入第二阶段检测的疫苗。

3月29日,第一位志愿者在休斯敦(Houston)接种了疫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准备分两步对美国、巴西、墨西哥、巴拿马、科斯达黎加和秘鲁的数千人进行检测。

寨卡已经在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和加勒比(Caribbean)某些地区蔓延,目前正继续向其他国家扩散。北半球的蚊子繁殖季节正很快到来,人体受感染的危险会持续在世界各地出现。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国家過敏症與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主任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于3月31日表示,“为了控制病毒的蔓延,公共卫生课题的研究必须继续进行。”

福奇说,对于疫苗是否能发挥效力,研究人员可能在2018年初得到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