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in hall of a medieval synagogue showing conservation project in progress (© Yusuf Tuvi)
正在修复的埃茨·哈伊姆(Etz Hayim)清真寺,大厅内部采取双祭坛形式,祭坛原址有一个由4个支柱支撑的法柜和拱形结构的顶部。 (© Yusuf Tuvi)

在美国初步提供的帮助下,土耳其古物专家正在完成伊兹密尔(Izmir)地区埃茨·哈伊姆(Etz Hayim)清真寺的修复工作,很快将欢迎学者和旅游者参观。不久前,这座清真寺已经到了崩塌的边缘。

犹太(Jewish)宗教历史上一些最有意义的贡献发生在伊兹密尔。据修复工程的经理内西米·本科雅(Nesim Bencoya)说,这座特别的清真寺的新生和传统遗址的建立是土耳其犹太人社区的骄傲。“这座清真寺作为新文化的创造者和市内旅游景点提高了犹太社区的地位。”

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伊兹密尔始终是犹太群体活动的地区。15世纪后期犹太人被西班牙和葡萄牙驱逐,纷纷涌入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在伊兹密尔地区定居,形成前所未有的迁移浪潮。伊兹密尔的犹太人与穆斯林群体和平相处,建造了30多座清真寺,其中有很多带有西班牙-犹太基督教(Spanish-Judeo)的风格。

目前,原来建造的30座清真寺仅有13座仍然得到保留,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美国国务院通过文化保护大使基金(Ambassadors Fund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提供73,000美元捐助,用于修复埃茨·哈伊姆清真寺。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已通过文化保护大使基金向133个国家的1,000个项目提供了支持。

Decorated ceiling and painted beams of Etz Hayim synagogue (© Yusuf Tuvi)
埃茨·哈伊姆清真寺修复工程开始前的面貌。(© Yusuf Tuvi)

据说埃茨·哈伊姆清真寺是伊兹密尔最古老的清真寺,历史可追溯到14至15世纪。这座清真寺在19世纪中期得到重建。该清真寺的修复属于伊兹密尔犹太传统工程(Izmir Jewish Heritage Project)的一部分。这项工程要求修复更多的清真寺,同时建立一个犹太传统活化博物馆(Living Museum of Jewish Heritage)和一个文化中心。

但是,首先最紧迫的工作是解决埃茨·哈伊姆清真寺的结构支撑。所有的犹太文物都被移至保管设施,从而可为建筑物的地面增加支撑物。市政当局批准了木工和妥拉藏经柜(Torah ark)及毕玛(bima)的工程。毕玛是附带书桌的高台,供安息日(Sabbath)和节日期间阅读妥拉和先知书选段(Torah and Haftarah)。下一步是为墙壁涂上保护漆,防止墙面腐烂,然后清理整个清真寺。

这项工程历经几年之久,以保护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为重点。本科雅及其助手进行了研究和材料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和稳定地面工作取得的经验制定了修复计划

大约3个月后,清真寺将对外开放。

最后,包含10个犹太传统遗迹的伊兹密尔犹太传统中心将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埃茨·哈伊姆清真寺,可提供文化对话、研究和文化旅游等活动。

加强美国-土耳其联盟

除了为伊兹密尔地区提供支持外,美国和土耳其还于1月19日签署保护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协议,防范文物非法进入美国。

文化财产的走私活动历来受有利可图的国际古董市场驱动,由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和恐怖主义团伙实施。
美国大使大卫·萨特菲尔德(David Satterfield)在签署仪式上表示,盗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特别是在土耳其,因为土耳其有多种文明的交集,每一种文明都在土耳其和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印记。

他说,“今天的协议表明,美国和土耳其共同承诺保证土耳其的传统受到保护,向今后世世代代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