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艺术过去几年出现一些现象。在世代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丰富的成套传统和表演正在黯淡失色。
现生活在土耳其的新疆伊宁(Ghulja)诗人穆耶瑟·阿卜杜勒艾德·菡萏(Muyesser Abdul’ehed Hendan)2021年3月对播客节目WEghur Stories说,“有时候我无法控制我的哀伤,写出一些非常压抑的东西”。
这是菡萏和其他维吾尔族艺术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的反应,这些政策威胁维吾尔族文化,使生活在海外的维吾尔族人不敢返回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新疆犯下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2017年以来在新疆关押了100多万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及其他人,实施强迫劳动和绝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新疆变成一个被监控之国,并且打压维吾尔族文化,拆除清真寺,逮捕著名诗人和艺术家,禁止使用维吾尔语言。
It’s something beyond translation. Thanks, Josh. https://t.co/yttFdNUUmu
— Hendan (@Muyesser_Hendan) January 18, 2021
菡萏9月在维吾尔流亡诗作(Uyghur Poetry in Exile)的一个专题会上说,维吾尔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复杂的经历。她说,“请将我们的作品不仅作为诗歌,而且看作是受压迫人民的声音,不仅是求助的呐喊,也是为自由而斗争的勇敢行动”。
对菡萏来说,这意味着通过创作诗歌来探索危机所触发的感情。她也写过一部小说 Kheyr-khosh, quyash(Farewell, Sun《再见,太阳》),内容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疆大规模拘押维吾尔族和其他宗教少数派和少数民族成员为背景。
旅居法国的维吾尔族学者和艺术家、播客WEghur Stories的主持人玛哈德斯·米吉特(Mukaddas Mijit,音译)说,世界各地的维吾尔人仍然情系故乡,艺术能帮助许多人感到自己与那里发生的情况息息相连。
Honored to create the cover artwork for the new report of @UyghurProject with @OxusSociety.
“No Space Left to Run: China’s 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of Uyghurs”
Read the report: https://t.co/PEySDkzP3V pic.twitter.com/bKZ4z08isH— yettesu (@YetteSu) July 15, 2021
由于害怕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国内家人的迫害,一些维吾尔艺术家用化名发表作品。数字艺术家Yette Su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以上这种含不祥意味的图像——多只手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向外伸向四方——来展现维吾尔族人的困境。这个作品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制超越国界(英文),包括将维吾尔族人强行遣返和用其他方式使他们噤声和扼杀他们的活动。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授古丽达娜·沙里木江(Guldana Salimjan)建立了多媒体平台Camp Album,让来自新疆的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艺术作品和诗歌。这个平台致力于增进在中国境外的维吾尔人以及其他穆斯林社群的团结。
过去也用过的化名的沙里木江在2020年2月的一个采访中说,“对于长期被剥夺声音与自由的少数群体来说,艺术是赋予自身力量和代表自己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在最严酷的环境中,艺术也能嘲弄权势,帮助人们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