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大选年初选工作亲历记(二):计票之繁琐慎重是因为要遵循法律

上一篇谈到了加州阿拉米达县选民登记处今年初选的选票有多么复杂,还提到了选民投票的多种方式,下面来介绍一下选举机构收到选票之后的计票过程。

在阿拉米达县,各个投票站在投票截止时间要及时将选票计数,放进特制的票箱,用密钥加封,由选民登记处派人收回。

我们都知道,美国选举通常在投票日当晚就有初步结果出炉。除了提前邮寄的选票可以在投票日之前就统计出来,还要尽可能快地点算当天收到的选票。上一篇提到,阿拉米达县有800多个投票站,为了及时将选票收回并加以统计,选民登记处在投票日要动用数百辆小型面包车或其他车辆将各个投票站收到的选票送回来。

我们还知道,美国政府的公车数量很少,而且选民登记处也难以调用其他单位的公车,所以会提前发布信息,在社会上临时雇佣私车。无论是公车还是私车,每辆车都要配一名司机和一名押送员。这些人除了选民登记处的人之外,很多是临时雇佣的社会人员。他们都要专门加以培训,配备专用的通讯设备,到各自分工的投票站收集票箱,运回选民登记处。车队从下午六、七点钟出发,一直到半夜两点多钟才能将全部票箱收回。

我们再回到选票上来。因为种种原因,近年来美国选举方式在从电子投票向纸质选票回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发生机器或网络故障的话,电子方式投票的数据很难复原。特别是在投票结果十分接近,按照法律要重新计票的时候,纸质选票就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根据法律,选民可以要求验证自己的投票是否被统计进来,这个时候,纸质选票几乎是唯一可以加以验证的方式。阿拉米达县就是采用纸质选票。

除了上一篇提到的语言和党派等复杂问题之外,纸质选票的点票计票过程也非常繁琐。首先,每一份寄回或收回的选票,在剔除其他州县的选民错误寄到阿拉米达来、或因为搬家或过世而被退回的选票等之后,还要核对信封上是否有选民本人的亲笔签名。没有签名的不能算数,有签名的则要将签名扫描记录存档。接下来用人工将装有选票的信封按照1118个选区分类,机器裁开之后经由专人拆封,取出选票,检查是否有破损污迹等,手工抚压平整,最后送到一个专门隔离的房间,用机器扫描选票上的勾选人名,进入电脑统计系统。

有的选票在机器扫描的时候显示错误信息,或者选民会在选票上的特定栏目填写自己中意、但是并非列在选票上的候选人,这时候就要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对这些选票加以复核。如果不是无效的选票,则要手工录入加到选举结果中去。

不仅如此,取出选票的信封,要按照选区分别用猴皮筋绑扎起来,计票程序基本完成之后,还要重新打开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遗漏在里面的选票。我们在这次初选期间,从数十万信封里还确实查到十份左右漏掉的选票。这步程序之后,还要将空白信封再次绑扎起来,存放在专门的纸箱里,外面贴上机密标签,写着本次初选日期(2016年6月7日)和销毁日期(2018年4月7日——因为法律规定选票和与之直接相关的材料要保存22个月——以及选民登记处负责人的名字,最后存放到县政府仓库里,以备选民查询。

经过以上繁琐复杂的程序,选举的初步结果在投票的次日凌晨就已经出炉。但是因为通过邮局寄来的选票,只要是邮戳上的日期是投票的那一天就算合法,所以选民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在投票日之后的三天内,还要继续统计陆续收到的选票。尽管这些少量的选票往往不会影响选举结果,但是县选民登记处还是要不断向州选举委员会报告计票的更新情况。

本次初选,阿拉米达县有41万人投票,投票率为49.3%。

选举日晚上密封的选票箱正在陆续运到选民登记处
选举日晚上密封的选票箱正在陆续运到选民登记处
工作人员在扫描邮寄选票信封上的选民签名
工作人员在扫描邮寄选票信封上的选民签名
工作人员在将选票按照选区分类
工作人员在将选票按照选区分类
裁开装有选票的信封
裁开装有选票的信封
工作人员打开信封取出并检查选票
工作人员打开信封取出并检查选票
选票要一一抚压平整才能进入扫描程序
选票要一一抚压平整才能进入扫描程序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扫描计票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扫描计票

(以上图片均为阿拉米达县选民登记处网站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