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生设计网站帮助乌克兰难民

3月26日拜登总统在波兰与乌克兰难民交谈(照片:美联社)
3月26日拜登总统在波兰与乌克兰难民交谈(照片:美联社)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俄罗斯的侵略行径激起各国人民怒火,纷纷对失去家园的乌克兰民众伸出援手,其中就有两位哈佛大学学生迅速设计建立了一个网站“乌克兰避难所”(Ukraine Take Shelter),让有意接纳乌克兰难民的家庭,通过该网站与需要找到住所的乌克兰人直接联系起来,让乌克兰难民得以安居。

19岁的阿维·希夫曼(Avi Schiffmann)与18岁的马可·伯斯坦(Marco Burstein)都是哈佛大学学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希夫曼在圣地亚哥参加了反抗入侵的示威活动,在那里他听见乌克兰裔美国人分享的令人痛苦的战争场景以及请求全球帮助的呼声。希夫曼在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采访时表示,乌克兰人正在逃离战争,他们逃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也许语言也不通,遭遇到很大的难关。希夫曼说:“他们立刻需要大规模的援助”,“我记得当时在想,我知道如何设计网站,那我怎么能不帮忙呢?”

逃往摩尔多瓦的乌克兰人(照片:美联社)
逃往摩尔多瓦的乌克兰人(照片:美联社)

希夫曼很快联系了同班同学伯斯坦分享了设立一个新网站的想法,伯斯坦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他同意参与网站的设立。据希夫曼说,他们紧张工作了3天,设计帮助难民的网站,3月3日取名“乌克兰避难所”的网站就正式上线,得到热烈响应,一周内就有超过4000人在网上提供乌克兰难民居住的处所。希夫曼说:“看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如此多的人帮助需要得到安全的难民真的很鼓舞人心。”

“乌克兰避难所”是一个独立的网络平台,将乌克兰难民与愿意提供住所的房东联系了起来。网站设计易于使用,难民可以在网站上的搜索栏中找到各国各地提供住所的信息,然后与房东直接联系。

迄今为止“乌克兰避难所”已有百万使用者和超过 2.5万个愿意提供帮助的信息,世界各地的房东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从客厅沙发和卧室到整个住宅及公寓。该网站有16种语言可供选择,包括乌克兰语、德语、波兰语、法语、意大利语、拉脱维亚语、罗马尼亚语等。希夫曼与伯斯坦还在研究如何使该网站汇总来自房屋租赁平台例如爱彼迎(Airbnb)的信息,以及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组织发布的信息。

前往罗马尼亚途中的乌克兰难民(照片:美联社)
前往罗马尼亚途中的乌克兰难民(照片:美联社)

“乌克兰避难所”的推出引起了包括乌克兰政府在内的许多人的注意,乌克兰政府发了一条推文:“亲爱的阿维·希夫曼,非常感谢你的重要工作。”

“乌克兰避难所”推出后的成功,让希夫曼有了更深一层的想法,他表示今后将会将这个做法扩大到所有难民,包括来自叙利亚、阿富汗的难民以及任何自然灾害或战争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