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居住社区湖泊冬景(照片:Xiao)

几个月前博主加入了一个网站“邻里”(Nextdoor),这是专门为各个社区的居民互动所设立的平台,这样等于邻居们有了一个网上交流的机会。加入“邻里”后,发现许多有意思的邻里讨论话题,反映普通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值得与网友分享。

在“邻里”的讨论中,爱心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感恩节、圣诞节期间,有关各种帮助有需要民众的话题层出不穷,有人发布捐献食物、衣服给无家可归者的消息、有人号召捐献礼物给穷困家庭、有人号召捐献旅行箱用以装礼物给海地孩童、有人号召捐献咖啡、可可饮料给慈善机构麦当劳叔叔之家(Ronald McDonald House)等。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我们社区有一位来自多米尼加的移民,他在社区中心工作,主要负责维护社区环境,比如割草、扫树叶、维修社区道路、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目前这位移民正申请入籍,申请费用不菲,面临节日来临,各种开销大大增加,使他颇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想削减过节开销,知情的居民因此发起为他捐款活动,短短两周,就募得近3000美元的善款,让他能够开开心心过节。

社区居民为多米尼加移民募捐(照片:Xiao翻拍自众筹网)

此前还有一个热心人在“邻里”网上说她遇见一个从佛罗里达来的无家可归者,希望有人提供鞋子、背包、睡袋等物品,因为这位无家可归者不愿申请政府的无家可归者居留所,不少人看了消息后,纷纷表示愿意帮助,还有一位居民表示可以提供短期居住的地方。

我所居住的是典型的工薪阶层郊外社区,以独栋屋与联排屋为主,周围有大小两个湖泊,环境优美,人们常在此散步及遛狗。居民中养狗及养猫的人很多,因此,有关狗与猫的信息就成为“邻里”网上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常常有人发布跑丢了狗或猫的信息,主人焦虑万千,邻居们也各出主意,或安慰宠物主人,或提供曾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跑失猫狗的线索。一旦主人找到了爱狗爱猫,大家就为其高兴。也有人发布流浪猫的信息,有的人将流浪猫暂时看管,希望有人可以领养,常常会引来许多人争着领养,大家的心理是不希望将流浪猫送到动物收容所去,因为动物收容所人力有限,动物在那里不及在主人家中得到的照顾好,有许多动物因为无人领养不得不接受安乐死。

在“邻里”的讨论中,也有人抱怨有些人在遛狗时不将狗粪收拾干净,留在路上或他人草坪上。根据社区的规定,遛狗时主人一定要将狗粪收拾干净,但看来有人不遵守规定,也不遵守公德,这种情形如果不是在“邻里”网站上看到,还难以相信,因为在路上基本看不到此类情形。

从“邻里”对宠物猫狗的讨论,可以体会养狗养猫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American Pet Products Association) 的估计,约有6700万美国家庭养狗,美国现有1.15亿户家庭,也就是说超过一半家庭养狗。除了养狗之外,养猫也很普遍,据美国宠物产品协会的估计,家庭养的猫约有9560万只。

在“邻里”网站上,另外一个热门话题是推荐家庭维修公司或管道工,比如有人希望推荐好的庭院养护公司、有人想寻找可靠、价钱公道的厨房翻新管道工、有人希望找看护小孩者、有人希望找到好的学生校外辅导者、有人希望推荐周围好的餐馆等。

“邻里”网站的一大功能是让社区居民能互通有无,将自己家多余的物品免费出让或低价出售,因此这方面的信息也很多,每天都有人将自己不需要的家具、餐具、衣物、玩具、书籍、电器、古董、宠物、自行车、汽车等消息刊发在网上,供大家各取所需。

社区一户居民多余的除尘器,免费(照片:Xiao翻拍自“邻里”网)

此外,“邻里”网站上还有各种与社区有关的信息,包括各种活动、义工、演出、安全注意事项、车库甩卖、租房等信息。

博主搬到现在居住的社区已有5年,与周围邻居也比较熟,自以为比较了解社区情况,但自从参加“邻里”网站后,发现过去对社区的了解很不够、与邻居的互动更少,“邻里”为我加深了解美国社区文化打开了一个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