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对各级政府官员,尤其是联邦最高行政首脑的报道从来不乏热情,而且最近记者们关心起了白宫里面老鼠和蟑螂为害不浅,久治不果一事。还好,到目前为止,倒没有听说第一家庭对管事的角色——白宫“大管家”有什么埋怨。
白宫其实有两个“大管家”,一个是行政事务大管家,即Chief of Staff,中文常翻译成“办公厅主任”或“幕僚长”;另外一个是White House Chief Usher,本文称之为“内务大管家”,简称大管家。
白宫大管家由总统任命,无需参议院听证批准。他/她负责白宫即总统官邸的管理与维护,制定预算,审核批准每一笔开支包括所有的采购项目,保障白宫内具有历史意义的家具和艺术品的完整和安全、不受损害或被盗。他/她还要对第一家庭的各项需求负责,保证其私人和公众活动不发生冲突,为招待会制作手写的请柬、贵宾名卡和菜单等。
白宫内务的年度开支相当庞大,最近几年每年的工资和各项内务支出都接近6000万美元,其中包括大量加班费,累计每年都有相当于雇佣一二十个全职员工的加班费需要由大管家审核批准。大管家还要与各个政府部门协调总统的其他各项开支。按照法律规定,有些总统主办的活动应该由其他部门承担,例如国宴的支出是由国务院买单。有些由第一家庭在白宫举办的活动是由外部机构团体赞助的,还有一些与政治有关的白宫聚会,则由主办这些活动的党派或团体埋单,但是这些活动都要白宫大管家负责协调,如果有人拖欠的话,还要由其出面讨债。
因为其职责涉及第一家庭的众多杂务,所以大管家与白宫办公厅、联邦总务署、国家公园管理局、特情局和军方以及其他政府机构要经常保持联系。当然,他/她的大量日常事务是协调总统的各个办事机构的活动,每天早上要与白宫调度室(White House Office of Scheduling and Advance)一起审核当天的日程,通过仅在白宫内部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掌握总统和第一家庭成员每一时刻的活动,他/她们什么时候离开和返回白宫,是否有任何提前或推迟,以便做好安排和准备。
为了保持白宫的历史、建筑和文化的持久完整,由白宫保管员、史密森学会秘书、美国艺术学会主席和国家艺术馆馆长等人组成一个准官方的白宫保持委员会,白宫大管家不但是其当然成员,而且每个月由他/她主持,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国家公园管理局(拥有白宫主楼和土地)、美国总务署(拥有白宫东西两翼和南草坪的辅助建筑、后建的几座白宫行政大楼、布莱尔国宾馆以及邻近地区政府拥有的房舍)和负责总统安全保障的军警部门,审议白宫的维护、修整和安全保障等事务,我们开头提到的新闻,应该就是他们讨论的话题之一。
白宫大管家原来并不叫做White House Chief Usher。刚建国的时候,第一夫人本人主持总统府的日常事务,手下有几位男女管家和门房,那时候叫做Steward/Stewardess或Doorkeeper。到19世纪中叶,布坎南当总统的时候,才使用Usher这一称谓,但是“大管家”这个职称,还要再等50年,克利夫兰总统在1896年任命威廉·杜波依斯(William Dubois)担任他的Chief Usher。
在民间,Usher这个英文称谓常常用于一些正式场合的招待员,比如剧院的引座员,特别是举行正规婚礼时,新郎新娘请他们的近亲或挚友担任的招待员,他们以男性居多。白宫的大管家也一直是由男性担任,直到奥巴马担任总统时,才任命了第一位女性黑人担任大管家。
顺便提一句,2013年美国有一部电影,英文名叫The Butler,讲的是在白宫从见习厨师一直做到主厨的非洲裔美国人尤金·艾伦(Eugene Allen)的故事。该片的中文版译名“白宫主管”,有的中文网站也把该片主角叫做白宫大管家,其实应该叫做“白宫主厨”更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