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美国三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之一的国家医学科学院(NAM,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发布了一份237页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公平分配框架》(A Framework for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Vaccine for the Novel Coronavirus)报告。该报告是医学科学院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委托完成的,NIH和CDC将以它为基础,制订新冠疫苗问世后人们注射疫苗的先后顺序。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采取这样的举措。

我们知道,美国新冠病毒检测现在已经非常容易,任何人只要打个电话预约一下,就可以去做检测,许多地方甚至不用下车,坐在车里就好。检测不但免费,而且回家后半天一天就可以知道结果。

美国是全球研发新冠病毒疫苗领先的国家之一。9月下旬,美国医药公司牵头的第四个新冠疫苗、强生公司下属的杨森制药(Janssen Pharmaceutical)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入了第三期、即CDC批准上市前的最后一期临床试验,在三大洲150个国家招募6万名志愿者,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照试验。虽然人们都在期待新冠肺炎疫苗尽快问世,但是因为一种新疫苗投放市场,不可能一开始就像流感疫苗一样,有足够的供应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特别是像新冠肺炎这种百年一遇的瘟疫大流行,在供应不足的阶段,谁可以优先注射疫苗就成了一个公众关注的问题。

上面的图表是国家医学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公平分配框架》。在该建议书中,美国疫苗问世后优先接种的,是那些工作中易于接触到病毒的人们,以及病毒攻击易于致命的高风险人群:
1a)高风险的医护工作者和急救人员
1b)无论年龄大小、患有并发性和基础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以及聚集或居住条件拥挤的老年人

第二优先则涵盖了更广泛的风险人群,包括:
2a)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职工和托儿所员工
2b)对社会运行至关重要的行业且工作场所易于传播病毒的从业人员
2c)无论年龄大小患有并发性和基础性疾病的中等风险人群
2d)居住在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残障人士群居场所,以及严重精神疾患、发育和智力障碍以及肢体残障的患者或康复中心的人士,以及这类机构的工作人员
2e)收押在监狱、拘留和管教所以及类似机构的,以及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
2f)其他第一优先没有涵盖的老年人

第3类有资格接种疫苗的是
3a)青年人
3b)少年儿童
3c)第1和第2大类没有涵盖的、且与社会运行关系重要的各行各业员工

最后才是上述三类没有涵盖的、其他居住在美国的人们。

无论属于哪一类,NAM都指出,还应该考虑该类人员所处的地域,即依据疾控中心的社会脆弱性高低的地理排序,将疫苗优先分配给CDC认定的处于弱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