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坡——加州华人浓墨书写的历史一页

旧金山东湾有一个湖泊,叫做查博特湖(Lake Chabot),它是一个人工湖,在1875年筑坝蓄水时,叫做圣莱安德罗水库(San Leandro Reservoir)。半个世纪后,上圣莱安德罗水库竣工,它一度被称为下圣莱安德罗水库,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水库的建造者查博特(Anthony Chabot),才改为现名。

一百多年前,这座水库是奥克兰和圣莱安德罗地区两千多居民的饮用和生活用水的来源,现在的查博特湖则是东湾的一个公园,一条徒步步道通向水库大坝,步道的8号标志叫做“野马坡”(Yema-po),是当年修筑水坝的主力华工的营地,它记载着当年华人对加州的贡献。

由于发现查博特湖存在地震安全隐患,对水坝进行了地质勘查,从而发现了一百多年前的这个营地。于是请来了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Hayward)分校的师生进行考古发掘,在野马坡出土了6万多件文物,揭开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这座营地,当年有800多名来自广东的华工。他们当中可能有的是淘金热的时候就来到“金山”的,也有的或许曾经修筑过中央太平洋铁路,因为发掘出来的物品当中有锈蚀的开矿和修路工具。

出土文物当中还包括酱油壶、石碗等家庭生活用品。两万多块动物骨头当中有70%是猪骨头,说明华工们与其他族裔的筑坝工人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与东方传统医学有关的物品,以及当年华人孤悬海外只得吸食鸦片以消愁解闷的器具等。

而该营地之所以被称为野马坡,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压路机,人们用各种“土”办法来夯实查博特水库的大坝:先把粘土运来,再用马匹来回把泥土踏实。而当年华工所做的工作之一就是骑马压土,“野马坡”形象地说明了华工们对这座水坝的贡献。

水库建成之后,还要修筑通向居民区的水渠,为此华工继续承担了最危险和繁重的工作。他们只使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了一条1438英尺(433公尺)的过山隧道和其他两倍多长的通道,挖掘的土方量高达60万立方码(46.9万立方米)。1889年9月16日,四名华工,41岁的Ah Bing、29岁的Kim Yuen、31岁的Toy Sing和33岁的Lock Sing在爆破石方时不幸被炸身亡。他们的血汗永存于加州史册。

十九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还在使用所谓“契约劳工”在新开辟的领地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当时被贪图厚利的“猪仔馆”贩运到美国的华工就是其中一部分。

那个时候的猪仔馆相当于现代从事组织非法移民偷渡海外的黑社会,不过当时主要存在于澳门等地的猪仔馆,则以劳务公司的名义公开挂牌活动。以修筑美国横贯铁路为例,这些公司以月薪30美元、为留乡父老一笔可观的安置费为号召,招募艰难度日的农民。他们要签订合约,在一定年限内偿还两三百美元的渡海船费和安置费用,才能“赎身”成为自由民。

这些劳工在远远高于老家收入的诱惑之下,历经数月的颠沛流离来到海外,却因语言不通,只得被领班所驱使,从事最艰难危险的体力劳动,工资还往往被以各种理由克扣。有幸还清借款的,为了积攒“衣锦还乡”的一笔钱,还要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下苦熬经年。无论最后返回“唐山”,还是留在异国他乡成为海外华人的先驱者,都是那数十万华工中的翘楚。

今天走在通向野马坡的小径上,人们缅怀先辈,从而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繁荣的社会。

(所有图片均取自旧金山东湾公园管理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