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作家李丹婷 (Grace D. Li )的处女作《盗贼肖像》(Portrait of a Thief)在今年四月初出版,一周之内这本书已经荣登《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榜单。

这部小说记录了五名华裔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学年,他们分别是来自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在校生,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辍学生。在哈佛艺术史专业四年级学生威尔的带领下,几个同伙结伴而行,出于不同的心理动机执行了一系列中国艺术品抢劫任务。他们的目标是夺回在五个不同西方博物馆里被盗窃来的中国青铜生肖动物头像,并将被盗艺术品归还中国。这几个同伙各自充当头目、骗子、小偷、黑客和逃跑司机的角色,悄悄地从一个博物馆到另一个博物馆,他们的预期回报? 5000万美元。
小说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还隐约地穿插着几个年轻人之间扑朔迷离的情思爱慕。虽然故事纯属虚构,但与现实的距离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近,因为小说主题触及到一些敏感和令人深思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艺术究竟属于谁?盗窃的定义是指人们从艺术博物馆偷东西,但当艺术博物馆获取并陈设不属于它们的东西时,这算不算盗窃?而艺术博物馆作为具有巨大责任的文化机构,是不是应该挑战自己,做正确的事?
另一个贯穿始终的潜主题就是小说中所描述的华裔二代的归属感。作者想借自己的生活背景展示小说里主要人物的一系列成长经历,正如她所说,所有的角色里都有一点她的影子。李丹婷的父母在20多岁时来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她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在成长过程中对中国的感受也在变化。她自己有过许多移民子女所面临的挣扎,即想要感受美国并想有归属感,但又会被问到自己来自哪里。当随父母回中国拜访亲戚朋友时,她又经常被当成外国人,被问到是否会说中文或会不会用筷子。作者承认,十几岁的时候,她只想属于某个地方、属于任何一个地方。
年仅26岁的李丹婷自幼热爱写作,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后来就读斯坦福医学院,一直笔耕不缀,《盗贼肖像》这部小说就是她利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课余时间完成的。作为抢劫电影以及艺术的狂热爱好者(她在斯坦福大学康托尔艺术中心担任导游),她利用新闻故事作为出发点,想象出了一群业余小偷,都是与自己类似的大学同龄人,又是不同程度地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二代。他们开始了一场对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深刻意义的逆向抢劫。

《盗贼肖像》这部小说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作者超强的心理描写和叙事能力获得好评如潮,在今年已出版的新书里脱颖而出。除了荣登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最畅销书榜单外,还被多个报刊杂志和读书论坛(包括华盛顿邮报,NBC新闻,Goodreads, Buzzfeed等等)评为2022年度最让人期待的新书,而Netflix也已通过投标获得了影视版权,李丹婷将担任正在开发的系列节目的执行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