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把年龄介于18到34岁之间的年轻人称为“千禧一代”(Millennials)。无论是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还是各种民调机构的数据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报告,都显示今天千禧一代的婚姻和家庭状况与过去有许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即便是选择了步入婚姻殿堂,不少人依然保持财务独立,配偶双方各自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信用卡也是分别结算,互不相干,极个别的甚至外出用餐都采用AA制,凡是涉及金钱的事项和婚前没有什么两样。

美国一家老牌银行 TD Bank在5年前做过一次民调,发现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财务独立。那些有共同银行账户的伴侣当中,42%各自还有本人的银行户头。而在去年,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数据显示,千禧一代的伴侣当中,28%保持各自完全的财务独立。

这种趋势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年轻人更为看重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千禧一代普遍推迟成家,在成年后选择同居的越来越多。而他们在同居期间保持财务独立似乎天经地义,形成习惯之后,即便走上婚姻殿堂,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延续过往的财务管理方式。

但是对许多人而言,这种独立性并不代表在经济上不相往来。当一方有需要的时候,配偶从自己的银行户头里拿钱出来相帮,对许多人来说是他们心灵相通的自然之举。

即便如此,社会学家们的实证研究发现,财务上保持传统的家庭仍然有其好的一面。英国伦敦的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近年来进行了五项相关研究,他们发现,长期伴侣双方如果在财务上完全合二为一,相比那些完全或部分财务独立的关系而言,伴侣会感觉更加幸福,也更不容易离异。

他们的研究涉及到1,000对配偶,其婚龄中位数为12年以上,四分之三有子女。调查把对婚姻的满意程度从低到高分为7档,越高表示越满意。结果如下:

那些100%共管财务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2/3),婚姻的满意度为6.1分,得分最高;
既有共同账户也有分管账户的(占总数的22%),对婚姻的满意度为5.82分;
而完全分立账户的调查对象(占总数的12%),对婚姻的满意度为5.46分,得分最低。

如果从一个更深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说还是人们的财务安全感在起作用。今天的千禧一代,无论从就业率、自有住房和贫困率等方面来看,比起前面的几代人,尤其是和婴儿潮一代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从过去主要靠男性养家,到今天一个人挣钱不但可能买不起房子,养儿育女更是花费巨大,所以婚姻双方的财务问题,究竟是账户共管还是完全分立、以及它对婚姻的持续和满意程度的影响,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演绎出一个更为可靠和可行的模式。